『昂首挺胸』並不是最正確的坐姿?5個步驟養成良好坐姿

Advertisements


在孩童時期,經常會聽到家長在我們學習時統一的口號『抬頭挺胸,駝背以後怎麼辦』,要我們『端正坐姿,抬頭挺胸』。但抬頭挺胸其實不是最健康的坐姿。事實上,如果過分強調『昂首挺胸』,還有不少的壞處。

過度強調昂首挺胸的壞處

脊椎的生理曲度是凸凹結合的,頸椎和腰椎是向前的生理前凸,胸椎和薦尾椎是向後的生理後凸。當我們用力抬頭挺胸時,會加大頸椎的前凸曲度,頸椎承受的負荷增加。

胸椎原本後凸的曲度被人為地用力挺直,加大胸椎負荷的同時,因為脊椎的一體化特性,腰椎也會代償性的前凸角度變大,增加腰椎間盤的壓力。

這樣整個脊椎都會處在一個錯誤的力線上,相關的椎間盤、韌帶、肌肉都會出現疼痛和慢性病變。過度的挺胸也會使我們的肋骨外翻,影響我們呼吸的輔助肌群—肋間外肌和肋間內肌的收縮,進而影響我們的呼吸功能。

更何況,「抬頭挺胸」需要更多的肌肉參與,主觀發力才能維持,很容易就肌肉疲勞了,而且在坐著時用力地抬頭挺胸還會覺得腰痛。所以,我們選擇一個讓脊椎曲度得到最自然延展的姿勢是最科學、健康的。

那麼問題來了,怎樣坐更健康?正確的坐姿總共分五步。

第一、打好地基

脊椎就像高樓大廈,如果沒有一個穩定的地基,脊椎是不可能挺拔的。我們坐位時的地基就是骨盆,具體點說就是坐骨結節。坐骨結節可以看成是一個中心受力點,只有這個點變得穩定了,其他的受力點才能夠正常受力。

坐骨結節就是屁股跟座位接觸時左右兩個突出的大骨頭,坐下之後前後左右挪一挪位置,就很容易找到突出的坐骨結節了。

正確的坐姿的第一步就是找到坐骨結節,確保身體的力量是由坐骨結節傳導到椅子上的。

第二、要保持垂直向上的力

人坐著的時候,中軸線要直:即把自己坐高拔到最高,頭頂要去頂天花板。如此一來,含胸駝背的姿勢也得到了糾正。

在採取坐位時,也應該注意臀部,特別是尾椎位置,也要與腰椎、頸椎等保持在同一條線上,這樣才能夠使整個身體豎直向上,確保坐姿優美,而不影響身體健康。

第三,要保持「胸12、腰1」椎體向前的力量。

脊椎有很多節段,但是要從哪個節段用力?這是大家需要注意的。通常來講,如果採取的是坐位,那麼階段受力點應該是第12胸椎,第1腰椎。

「胸12、腰1」在哪裡?對女生來說,就在胸罩或運動背心下緣的地方;男生就是整個軀幹正中間的地方。

如果採取抬頭、挺胸的姿勢,對於這兩個節段的受力,反而會有一定影響。所以,一定要注意節段用力。

第四,下顎向後縮

日常低頭學習、玩手機,稍不注意,頸椎前凸的生理曲度就消失了。我們要做的不是抬頭,也不是低頭,而是後縮下顎。

下顎收縮,不是為了維持頭部的位置,而是為了確保頸椎前突。有了這個姿勢,才能夠確保脊椎的正常生理彎曲度。

如果不抬頭,也不低頭,而是將下顎收縮,這樣對於坐位狀態下,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,既避免坐姿疲憊,又避免腰椎受力不均,所以值得大家去好好學習。

第五步,對著鏡子,確保雙肩在一條線

最後一個訣竅:第二、三、四步的三個力,是力的累加,只有三個力都照顧到,才是正確的姿勢。

切忌坐位狀態下,左肩與右肩的位置不在同一條水平線上。如果長時間這樣,將會導致脊椎受力不均,影響自己坐姿的同時,也會影響脊椎的發育。

所以,坐姿位置狀態下,雙肩一定要平齊,這與大家所理解的抬頭、挺胸,有一些相似的動作。

透過照鏡子,確保左右肩是否在一條線,就是最後一步了。

除了坐姿要正確之外,還有一點對於身體健康也特別重要,到下一頁查看吧!

動靜結合,運動有道

即使保持了最健康的坐姿,也不能長時間久坐不動。長時間坐著可能引發腰椎病和頸椎病、關節僵硬和肌肉退化、增加心臟病和高血壓的風險等很多危害健康的疾病。建議坐位時間不超過 30 分鐘,就起身活動一下,可以做一些體操、頸椎操等。也可以站起來走動一下或原地踏步,促進血液循環,預防久坐帶來的各種健康問題。

參考文獻

[1] B.J. Gunnar Andersson, Roland Örtengren, Alf L. Nachemson, Gösta Elfström, Holger Broman,

The Sitting Posture: An Electromyographic and Discometric Study

Orthoped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,Volume 6, Issue 1,1975,Pages 105-120,

ISSN 0030-5898

[2] Donald D. Harrison, Sanghak O. Harrison, Arthur C. Croft, Deed E. Harrison, Stephan J. Troyanovich,Sitting biomechanics Part I: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,Journal of Manipulative and Physiological Therapeutics,

Volume 22, Issue 9,1999,Pages 594-609,ISSN 0161-4754

[3] Duran AT, Friel CP, Serafini MA, Ensari I, Cheung YK, Diaz KM. Breaking Up Prolonged Sitting to Improve Cardiometabolic Risk: Dose-Response Analysis of a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. Med Sci Sports Exerc. 2023 May 155 (5):847-855. doi: 10.1249/MSS.0000000000003109. Epub 2023 Jan 12. PMID: 36728338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