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求健康生活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願望。 習慣的力量是強大的,只要您在生活中註意這10個小技巧,養成習慣,那麼您將收穫一個健康人生。
跟著我一起看看有哪些養生小技巧吧!
10.泡腳20分鐘
每天用熱水泡腳20分鐘,可以使心臟病患者的心臟血管機能改善。 泡腳還能使血液循環加快,緩解疲勞,促進睡眠。 年輕人每天泡15-20分鐘,老人家可延長至20-30分鐘,水溫不要超過攝氏40度。
9.午、晚餐,吃夠30分鐘
用「短平快」形容現代人吃飯的節奏一點也不過分。 但是,一再壓縮吃飯時間,也是在壓縮我們的壽命。 專家建議,用15-20分鐘吃早餐,中、晚餐則用30分鐘左右,每餐最好咀嚼25-50次。
8.手機響5秒再接
只要短短的5秒,就可以大幅降低得腦癌的風險。 手機在撥出號碼和剛接通時,訊號傳輸系統還不穩定,電磁輻射的功率最大。 因此,接聽電話最好等上5秒鐘,再將手機貼近耳邊,會減少很多輻射。
7.想發火忍耐10秒
高壓的生活,讓越來越多的人「無法控制自己」。 面對壓力時,請在反應過激之前給自己10秒的緩衝,讓自己慢慢冷靜下來。 以生氣應對壓力的男性,精神疾病盛行率會比不愛生氣的人高3倍。
6.蹲1分鐘馬步
不管你每天在椅子上做多久,請每隔1小時坐1分鐘「看不見的椅子」-蹲馬步。 馬步主要是為了調節“精、氣、神”,在蹲馬步的時候,要求凝神靜氣、呼吸自然,蹲得深、平、穩,以練習喉、胸、腎等器官,並使腹部 、腿部肌肉繃緊,以達到全身性運動的目的。
5.醒後躺2分鐘再起床
據不完全統計,每年有超過200萬人死於中風。 在中風和猝死的病例中,25%左右都是在清晨起床的一剎那發病。 因此,早晨醒來,不要急於起身,應在床上靜臥2—3分鐘再坐起來,坐2—3分鐘後再站立起身。 衛生部首席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解釋說,「閃電式」地從臥位變為坐位,甚至下床活動,很可能會因為血壓迅速變化引起腦部急性缺氧缺血而跌倒。
4.牙齒要刷夠3分鐘
有調查顯示,超過六成以上的人都沒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,刷牙時間不夠3分鐘,刷了也等於白刷。 「一般刷牙的時間應該控制在3分鐘左右,早,晚各一次。」洪昭光說。 正確的方法是,依上下左右,唇頰顎舌各面依序洗刷,每次以移動1-2個牙齒為宜,整個過程需4-5分鐘。 如果用電動牙刷,刷夠2分鐘即可。
3.炒完菜,油煙機再開4分鐘
一項研究報告顯示,在通風系統差、燃燒效能極低的炊具上做飯,對健康造成的損害相當於每天吸兩包菸。 因此,炒完菜後還要讓油煙機再開4-5分鐘,以便完全吸走有害物質
2.5分鐘,眼保健操做到老
做一次眼保健操會花去你5分鐘,但眼睛得到的休息,不少於一次「雙十」長假。 這不是學生的專利,從小到老,都堅持這個好習慣吧。 尤其是眼保健操的最後一句,“張開雙眼,請到室外活動,或眺望遠處”,一定要照做。
1.每天做家事45分鐘
以走1000步驟消耗的熱量為基準,拖8分鐘地板或洗15分鐘盤子能達到相同效果。 而美國營養學會建議,每天的日常活動量應該不少於「6000步」。
免責聲明:本文僅供一般性資訊參考,不應被當作醫生或其他醫療保健專業人員的醫療建議。 如果擔心自己健康,請務必諮詢醫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