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女人,不是私生子,也不是錢的問題,釋永信出事真正原因或許是這個…
Advertisements
先來一首定場詩:
摟著姑娘念佛經,不負如來不負卿。你在廟裡許的願,和尚替你全實現。
釋永信這次是真的『出事』了,不是謠言。7月27日晚,少林寺官網發佈了一條重磅公告,正式確認釋永信涉嫌刑事犯罪,內容包括挪用、侵占項目資金和寺院資產,還有嚴重違反佛教戒律,與多名女性有不正當關係,甚至育有私生子。
公告措辭之嚴厲、信息之直接,讓整個網路瞬間炸鍋。
緊接著,第二天(7月28日)中國佛教協會也發聲明,直接註銷了他的戒牒,這等於是佛教圈的『除名處理』。
過去對釋永信的種種傳聞,像私生活混亂、財務不清、和尚變商人等等,一直都有人講,但也一直沒人敢拍板說『實錘』。
現在不同了,官方出手,明確指出他涉嫌刑事犯罪,還在接受多部門聯合調查,這就不是簡單的道德瑕疵,而是實實在在的法律問題。
這些跡象讓人不禁疑問:他这次從舞臺中央消失的真實原因究竟是什麼?真的是私生活混亂、侵吞寺產這麼簡單嗎?
早有徵兆
其實早在十多年前,坊間就有人爆料釋永信私生活混亂,還有『私生子』『情婦』等傳聞,當時不少人都當是師兄弟之間的爭鬥,沒太當回事。也有同門師兄實名舉報他違戒破規,但後來不了了之。
他繼續出席活動、開國際論壇、擴展海外市場,少林寺還越做越大,感覺一切照常運行。甚至很多香客還不信那些傳聞,覺得『這麼大一個寺,怎麼可能沒人管?』
但從這次公告來看,當年的種種爆料,不是空穴來風。從『與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係』、『育有私生子』這些措辭來看,少林寺自己已經不遮不掩,把話說到這種程度,說明內部問題已經拖不下去了。
而一旦這些私德問題與錢的問題捆在一起,那就不只是佛門醜聞那麼簡單,而是變成一場可能牽動整個宗教系統的警鐘。
表面是紀律處理,實則像極了切割與清倉,把身分從體制中抽離,資產卻已悄然轉移?
但問題真的僅僅出在寺內嗎?更深一層的原因,或許早已超出了佛門或者國內的範圍……
海外擴張是不是幌子?
釋永信這些年最被稱道的,除了讓少林寺『功夫出海』,就是大力推動海外布局:在歐美、東南亞、澳洲等地設立少林文化中心、功夫學院、甚至商業連鎖合作。
Advertisements
這看起來像是『弘法利生』的現代版本,其實裡面商業氣息早就濃得化不開。
有業內人士曾估算,少林寺整體產業價值早已突破千億級別。當然,這些錢從哪來、怎麼花、進了誰的口袋,外界一直霧裡看花。
這次少林寺公告裡明確提到『挪用侵占項目資金和寺院資產』,就把多年以來的質疑坐實了。有一種說法是,他利用海外擴張、文化交流的名義,把大量資金轉移出去,有的進了私人公司,有的成了不動產,甚至還有人說是『換了身份搞海外身份規劃』。
這些現在雖無官方細節,但從官方已經啟動調查來看,背後絕不只是幾張機票和幾場法會那麼簡單。少林寺搞到這種程度,說是企業化管理不為過,但問題是,這樣的『企業』,是靠信仰養大的。
你以為他的問題只是把資產轉移到境外?還沒完!
更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是,他消失前竟安排了一場「宗教外交」……
見教宗惹的麻煩?
去年釋永信與教宗會晤的照片,曾一度被佛教界當作『榮耀時刻』。兩大宗教領袖的會面,被渲染成東西方宗教文化的大融合。
可如今再看這張合照,不少人心裡就五味雜陳了。有人開始猜,這場會面是不是也是某種『鋪墊』?
有港媒披露,釋永信此刻遭查,被認為或許並非財務和私德問題,真正令釋永信踩到紅線的,是他在今年二月走進了梵蒂岡會見當時的教宗方濟各。
北京雖在二○一八年與梵蒂岡簽署主教任命協議,但至今未建立正式外交關係。而梵蒂岡更是歐洲唯一承認中華民國政府並與之建交的歐洲國家。
大陸宗教事務條例明定,不得利用宗教損害國家利益,境外宗教活動更須經省級以上宗教部門審批。釋永信與方濟各見面,顯然超過了宗教互動的範圍。
對一個「紅色高僧」來說,這種級別的見面,背後怎麼會沒有深意?所以整件事翻來覆去看,都像是一場不尋常的「撤退演習」……
Advertisements
釋永信的問題,從私德、財務到組織管理,幾乎全方位崩盤。過去大家說他『有爭議』,還能辯三分,說他是推動佛教現代化的先鋒,商業化只是手段。
但現在呢?從官方認定的『涉嫌刑事犯罪』、『嚴重違戒』、『挪用資產』這些字眼來看,他早就不是一個宗教人物該有的樣子了。
戒牒被註銷,只是形式上的結束,真正的問題才剛開始。
值得注意的是,釋永信的戒牒剛剛註銷,少林寺就火速任命了新任住持。
從頭到尾這場風波,或許每一項指控單拎出來都不新鮮——情婦、錢、海外、搞圈子……可問題是,全都集中在一個和尚身上,那就不能當作單一事件來處理了。這是宗教信任體系的一次重挫,也是管理制度漏洞的放大鏡。
真真假假、虛虛實實,不到最後一步,誰也看不清棋盤上的勝負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