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年以後,一個人身上出現這四種徵兆,恭喜你,要時來運轉了!


俗話說:

「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,五十知天命。」

有時候,我們常常會感慨,生活真的不容易。

年輕時,總以為擁有的東西越多越好,於是就拼命追逐,不斷地消耗自己。

但到了中年,我們才發現,人生這條路,越往後走就越要學會做“減法”,給自己的心靈減壓。

從活力四射的青年人,到成熟穩重的中年人。

我們品味了人情冷暖,經歷了世事滄桑。

因此,中年以後,一定要學會收起這四樣東西。

收起操心


俗話說:「有一種擔心,叫父母的擔心。 」

孩子不吃飯了父母操心,孩子出去工作了父母費心,孩子有交往對象的父母擔心。

在父母的眼裡,即使子女成家立業,也依舊是個孩子。

父母關心孩子是沒錯的,但過度操心,就會造成你累,孩子也累的局面。

電視劇《小歡喜》裡,由陶虹飾演的宋倩是一位令人窒息的母親,她的全方位掌控讓女兒喬英子感到壓抑。

她不讓英子玩最喜歡的樂高,因為會影響高考;

她讓英子喝不喜歡的藥膳湯,因為對身體好;

她還為英子的房間安裝了監視窗,只為監督女兒在房間裡的一舉一動。

為英子安排好一切的宋倩,卻從來不知英子心中真正想要的是什麼。

後來,英子因為憂鬱情緒要跳海,她還在說:

「媽媽都是為你好啊」「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呀? 」

而英子聲嘶力竭地吶喊,說出了自己的心聲:

“你從來都是憑著你自己的想法決定我的人生!”

  “你想過我心裡到底想要什麼嗎?”

劇中的宋倩,其實是千千萬萬焦慮父母的縮影。

父母自以為是地“為你好”,對孩子來說可能只是重重枷鎖。

鎖住了他們的手腳,也鎖住了他們的夢想。

人生短短幾十載,我們要時常保持一顆平常心。

不要過度幹預孩子的生活,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過真正的人生吧!

我們要永遠記得:「兒孫自有兒孫福」。

身為中年人,請收起多餘的操心。

多給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間,你會發現一切都在慢慢變好。

收起抱怨


人這一生,會遇到很多事情。

如果我們總是把一些不如意的小事兒無限放大,那麼受傷的就是我們自己。

正如一句話所說:

「這個世界,看不慣的事情很多,抱怨,只會讓你傷情;怨恨,只會使你失去包容。 」

誠然,習慣性的抱怨是無法改變現狀的,反而會讓怨氣越積越深。

唯有收起你的抱怨,我們才能享受美好的人生。

史玉柱是中國八十年代末商界叱吒風雲的大佬。

他僅用三年的時間,4000元的本金,就賺了3500萬,並創辦了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團。

可是,好景不長,因為自己的狂傲與自負,加上巨人集團的資金鏈斷裂,史玉柱不僅血本無歸。

而且還負債2.5億,成為了中國的「首負」。

即便如此,史玉柱也沒有一蹶不振。

他開始面對自己的問題,看了所有批判他的文章,並分析了自己失敗的原因,在無數的謾罵中總結了經驗。

最終,經過十幾年的浮沉,史玉柱再次創辦了自己的商業帝國。

此時的他也多了幾分沉穩與淡然。

《菜根譚》中有這樣一句話:

「敗後或反成功,故佛心處切莫放手 」

其意思就是說:

遭遇失敗後,反而會令人成功。

所以處在低谷時,千萬不要選擇放棄。

人生起起落落本是一種常態,但有人卻忍受不了低谷時的落寞。

但唯有從低谷中爬出來,我們才能變得更強大。

人到中年,請收起不停地抱怨。

既然我們不能改變已成的事實,不如改變心態,以平和的姿態笑對生活,煩惱就會消失。

收起攀比


日常生活中,最常見的現象莫過於攀比了。

如果自己不如人家,就會自尋煩惱,但盲目的攀比會使我們偏離原來的方向,最終迷失自我。

懂得得知足,才能常樂。

心理學中有一個現象叫做:「孔雀心理」。

其意義為:

孔雀為了向他人展現自己最美的一面,總會打開尾羽,儘管驚艷動人,卻有炫耀之嫌。

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:

九十年代的「攀比先生」看到鄰居家蓋了一幢非常漂亮的小洋樓,便把自己家裡的老樓房給拆了。

結果施工隊不給蓋,他只能在鄰居的新房子旁邊搭了一個草棚住。

到了本該享福的年紀,他卻和村裡有名的光棍比掉了自己的媳婦。

從此孤苦一個人。

有一天,他聽村裡的一位老人說了自己會比「攀比先生」先去世。

於是,他到村裡的雜貨鋪買了兩包滅鼠藥。

臨去世前,他還給那位老人留了一段話「我終於比你先走了」。

攀比先生的故事,不禁令人唏噓。

如果人人都醉心於攀比,那隻會讓自己陷入不停比較、爭勝的境地,人生也少了很多樂趣。

人到中年,千萬不要和別人比家庭,一家人和和睦睦,身體健康,就是最大的財富;

千萬不要跟別人比物質,錢夠花就好,房子夠住就行,簡簡單單就是幸福。

卡內基曾說:

「生活中許多煩惱,都源自於我們與別人盲目地攀比,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。」

是啊,許多人活得不開心,不是因為自己的生活不好,而是嫉妒身邊的人比自己過得好。

但殊不知,你羨慕別人的同時,別人也在羨慕你。


收起慾望

孔子曰:

無欲速,無見小利。

欲速,則不達,見小利,則大事不成。

無論做任何事情,我們要把握好尺度,求快反而達不到效果;求利反而做不成大事。

我們每個人都有放縱慾望的時候,但當我們回頭看時,就會發現:

慾望帶給我們的快樂,是暫時的。

從長期來看,更多的是痛苦,它不僅能拖垮身體,甚至還會毀掉人生。

節制是人生最大的享受。 物質的釋放、精神的釋放都很容易,但難得的是節制。

慾望是痛苦的根源,有所求就會有所苦。

控制不住慾望的人,就會越陷愈深,最後將自己引向地獄。

人到中年,請收起過多的慾望。

如果我們總被縱欲加持。

那餘生就會被慾念牽著鼻子走,只有控制好慾望,我們的心靈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。

中年是個賣笑的年齡,既要討得老人的歡心,也要做好兒女的榜樣,不停迎合上司的心思。

為了生計,我們彷彿像陀螺,不停地旋轉。

但人到中年,比的不是名聲和地位,而是比誰能走得更穩、更長久。

收起操心,我們的生活就會更輕鬆;

收起抱怨,我們的生活就會更順心;

收起攀比,我們的生活就會更知足;

收起慾望,我們的生活就會更踏實。

人到中年,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健康的活著,幸福的愛著,過好餘生的每一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