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國,有這樣一個家族,其財富傳承了17代之久,打破了「富不過三代」的傳統觀念。這個家族不僅在本土有著深厚的根基,在海外也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。他們在上海擁有近千棟房產,家族成員多畢業於哈佛等國際知名學府,成為各行各業的佼佼者。
貝氏家族
貝聿銘先生,身為這個家族的傑出代表,是世界知名的建築大師,以其卓越的設計才華享譽全球。他設計的法國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和蘇州博物館新館等作品,都是建築領域的經典。
貝氏家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500多年前的蘇州,其先祖最初以行醫為生。到了清朝乾隆年間,家族開始興起,第七代貝慕庭憑藉藥材生意累積了龐大財富,成為蘇州四大家族之一。第十三代的貝潤生和貝哉安,更是將家族事業推向了新的高度。貝哉安創立了上海銀行,成為國內首家接受銀元存款的金融機構,而貝潤生則以其獨到的投資眼光,購入了大量上海房產,這些房產的價值如今已翻了無數倍。
家訓
貝氏家族的成功並非偶然,背後是幾代人的努力和深思熟慮的決策。他們秉持著「詩書傳家,樂善好施」的家訓,行事低調,避免了因張揚而招致的禍端。家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元朝末年至明朝初年,最初在醫藥行業中積累了雄厚的家業。明朝嘉靖年間的貝蘭堂,帶領家族遷移到蘇州,並重視教育,用家族財富資助子弟讀書科考,以此提升社會地位。
貝氏家族的後代聰明能幹,善於經營,不僅鞏固了家族在醫藥產業的地位,也逐步向其他領域拓展。第13代的貝潤生和貝理泰,分別在金融和顏料領域建功立業,被譽為「金融大王」和「顏料大王」。貝理泰的子女後代中有多人投身銀行業,家族因此樹立起「金融世家」的金字招牌。
貝聿銘的父親
貝聿銘的父親貝祖詒,在動盪不安的時期,憑藉著冷靜的頭腦和出色的經營管理才能,確保銀行穩健運行,聲名遠播。貝祖詒晚年攜家人移民美國紐約,而貝聿銘則踏上了建築領域的探索之路。在貝聿銘的建築設計中,隨處可見蘇州園林的元素,如蜿蜒曲折的長廊、假山水榭,以及建築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的概念。
家族興衰之道
貝潤生深諳家族興衰之道,認為傳承給子孫最好的遺產是品德而非物質財富。他沒有將獅子林私有化,而是將其捐贈給了國家,現在已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點。貝聿銘在海外留學,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,融合東西方建築精髓,成為了世界公認的建築大師。
家族傳承
貝氏家族長久不衰的秘籍在於後代們都紛紛進入哈佛大學深造,接受了嚴格的教育和培養。家族中不論身處何方,從事何種職業,大多數的下一代都有哈佛學習經驗。家族子孫會以家族榮譽為首要考量,嚴於律己,積極進取。這種深入人心的家庭文化和價值觀,幫助後世子孫有效避開潛在風險,並實現家族的長遠傳承。